• 005283492/2007-00001
  • 上街区人民政府
  • 综合
  • 2007-01-23
  • 2007-01-23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23日在郑州市上街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朱是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本届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拉高发展坐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突出成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各项事业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圆满完成了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亿元,是2002年的3.2倍,年均增长18.9%;区级财政收入实现4.1亿元,是2002年的3.4倍,年均增长35.9%。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5亿元,是2002年的4.5倍,年均增长24.4%。全区主要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34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中铝河南分公司顺利实现资产和销售收入“双百亿”目标,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进一步确立了在同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我区铝工业优势更加突出。阀门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入驻园区企业已达20家。科技孵化园已正式奠基。铝及铝相关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新材料行业三大经济板块初具规模。成功举办了中国科学院-上街科技合作发展论坛。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国家承压阀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我区。积极引进金好来超市等新型业态商业项目,三产服务业辐射力不断增强。2006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0.9亿元,是2002年的2倍,年均增长15.4%。强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对外开放战略,2003年以来,全区共引进大小项目203个,投资总额123.8亿元。2006年,全区实现出口创汇6410万美元,是2002年的4倍。

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日趋优美

高标准修订了我区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出形象”的目标,2003年以来,区政府集中财力,投入资金近6亿元,建设了一大批城市重点工程。全区新修和改造了中心路、金华路、淮阳路等20余条城市道路,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12平方公里增加到17.89平方公里。新建游园、广场16个,新增公共绿地面积45.4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51平方米,较2002年增加了4.95平方米。全面加大创建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四城联创”,全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理顺了环保管理体制,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建立了大气污染监测系统,辖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06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0%。

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科学制订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确立了我区“城中村城市化、近郊村工业化、远郊村特色化、贫困村异地化”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完善了各项工作措施和机制,制定了多项奖励政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我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中村日益城市化,聂寨、夏侯、任庄等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近郊村日益工业化,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工业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远郊村逐步生态化,规划建设了1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和1万亩花椒基地,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效。因村制宜,积极探索贫困村异地安置之路,以西林子村为试点的扶贫搬迁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新修农村道路25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200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成立了雾云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开始启动。积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全区农村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设立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取消农业税,全面落实粮食直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截止2006年底,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07元。

四、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顺利完成了供销、商贸、粮食及国有集体工业近80家企业的改制工作,实现了国有资产全部退出,6066万元的职工经济补偿金全部兑付到位,2965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积极推进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了地产公司和资产经营公司,筹建了郑州诚信建设集团,经营城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园艺场和环卫体制改革顺利完成,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拉开序幕。积极推进职务消费制度改革,公务用车试点改革进展顺利。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建立了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五、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狠抓就业再就业工作,2003年以来,年均提供就业岗位2250个,年均职业技能培训1870人。全面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为16个社区建成了400—5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建成了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范围进一步拓宽。积极构筑覆盖全区城市和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及城乡居民大病救助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建成了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完成了区中医院的迁建和峡窝镇示范卫生院的建设,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群众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开通了城市公交车,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积极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人均住房面积达36.1平方米。2006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371元,是200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1.3%。城镇居民私家轿车拥有量及电脑普及率也大大提高。

六、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扎实开展“当主人翁、做现代人、建文明城区”和“千百十”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全区群众的文明意识进一步增强。免除了全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建了南部山区寄宿制小学,开工建设城区寄宿制中学,顺利完成了长铝公司中小学移交工作,全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6年,我区高考录取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积极开展了“扫黄打非”和网吧专项整治,净化了文化市场。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完成了市定人口控制目标。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人防、统计、物价、外事、侨台、档案、民族宗教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区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坚持领导包案、定期下访,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信访形势明显好转。加强了标准化基层派出所建设,实施科技强警,在全区重点部位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治安防控能力,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七、民主法制工作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4年来,共办理议案、提案近800 件,满意率达99%。顺利完成了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积极推进依法治区,“四五”普法全面完成,并荣获省普法教育先进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对以往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全面规范了政府行为。积极推进信息化,建成了区政府网站和机关内部办公网,电子政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以治理商业贿赂为重点,全面加强了干部教育和廉政建设。认真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建立了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开通了“经济110”,全区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各位代表,四年来,我们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是全区人民认真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上街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无党派人士和谐共事的结果,也是中铝河南分公司、长铝公司、中铝郑州研究院和矿业分公司等驻上单位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法干警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为上街建设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驻上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是我区经济发展最快,城市面貌改变最大,改革力度最强,人民生活改善最显著的四年。回顾四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培育地方经济优势;三是必须坚持体制和科技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结2003年以来的工作,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三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标准不高,非公企业普遍弱小,经济的外向度较低;发展的空间不足,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城市功能和品位尚需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离人民群众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未来几年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是实施跨越式发展、实现“3-5年再造一个新上街”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区仍是一个以铝工业为主、阀门等装备制造业为辅,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但又初具规模的工业型城区的现状,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定位,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为民谋利”的主基调,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城市化带动、改革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坚定不移地支持中铝郑州企业做大做强,坚定不移地支持阀门等装备制造业升级换代上台阶,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力推进三产发展,着力打造精品宜居城区,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实现3-5年再造一个新上街而努力奋斗。

新一届政府的奋斗目标是: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六个更加”,即:把上街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和谐社会建设更加富有成效的新型工业城区。

在经济发展上,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区级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一番,力争到2010年分别达到150亿元、100亿元、10亿元、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分别达到2万元、8000元;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0%。

在城市发展上,集中、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精品城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力争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15万人。

在和谐发展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积极促进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抓住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等几个方面,每年办成一批实事,让全区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2007年工作任务

 

2007年是我区实施跨越式发展、实现“3-5年再造一个新上街”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积极顺应国家在土地、金融等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紧抓住中原崛起和全市跨越式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区八次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努力掀起跨越式发展和再造一个新上街的新高潮。

2007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下;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2%,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5%。在实现预期指标的基础上,主要实现“三个力争”: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力争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力争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30%以上。

在努力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今年区政府还将切实为民办好以下10件实事:

1、启动城区居民集中供暖工程;

2、免除全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书作费;

3、开工建设教育文化活动中心;

4、建成峡窝镇敬老院;

5、解决农村3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6、新增就业岗位2500个,完成2000人的职业技能培训;

7、建成1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建设上街区消防中心;

9、完成西林子村搬迁安置,完善贫困村搬迁安置机制;

10、新建10个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年区政府将全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做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特色园区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大力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增强园区集聚能力。中铝郑州企业园,要全心全意支持中铝驻上企业在上街区的扩张发展,鼓励中铝驻上企业上新项目、上大项目,努力在拉长铝工业产业链上下功夫,引导其不断降低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阀门产业园,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规模”的总体目标,紧盯已入园企业和项目,盯紧国家承压阀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为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搞好服务,争取已开工项目全部投产、合同和意向项目全部落地开工,力争阀门产业园建设取得新突破,形成形聚神也聚、产业关联度高、资源共享率高,产业服务功能完善、更具竞争力的阀门产业群。科技孵化园,要依托中铝郑州研究院的科技优势和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建成科技孵化园研发大楼,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实施“名企名品”工程,在全区企业中开展“开发一个优新产品、争创一个知名品牌、通过一个质量认证”的“三个一活动”,落实名牌产品的各项奖补政策,力争创省级名牌2个,国家级名牌1个。鼓励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成果及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力争完成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以企业为基础,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构筑循环经济体系,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狠抓高耗能行业节能,组织实施“重点企业节能行动计划”,带动全区工业领域开展节能降耗。

(二)围绕打造区域服务业中心,不断提高服务业档次和水平

全面落实“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围绕省航校高尔夫球场体育休闲区、34街坊商业步行街、星级酒店等服务业项目的开发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跨地区经营实力的服务业品牌企业,逐步形成城市精品购物商业圈、中高档餐饮及娱乐服务圈等多业态的商贸聚集圈,促进传统服务业提升档次和品位,进一步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抓住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的时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突出房地产规模成片开发,支持优质楼盘发展。加强引导调控,规范竞争行为,促进供需平衡,实现房地产业规范、健康、有序、高标准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物流、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业,拓展延伸家政服务、卫生保健、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竞争有序、辐射力强的区域服务业体系。

(三)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立足我区现有非公有制企业,突出抓好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尽快突破“低、散、小”的现状,鼓励引导向“专、特、强”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我区铝、阀门、微粉等产业优势,狠抓特色经济和产业链培育,积极扶优扶强,促进已有一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企业升级扩张,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扩大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渠道和范围,扎实推进全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引才引智工程,形成一支懂经营、会管理、高层次的企业家队伍。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投融资洽谈会,推进银企合作,努力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进一步加强政府及部门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联系与沟通,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抓好企业反映问题的整改,营造好、维护好经济发展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到年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

(四)围绕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步伐,逐步将市政设施管养等市政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实现养护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继续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工作,促使经营性事业单位逐步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积极稳妥推进职务消费和公务用车改革,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积极探索农村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突出外向带动,继续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招商与选商并重,大力开展绿色招商,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库的动态管理,主动与世界500强企业接触联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装备制造业、铝精深加工业、高新技术粉体材料等行业项目和资金的引进,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果。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为重点,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力争到年底超额完成市定引进外资任务,实现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

(五)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体作用,坚持因村制宜,分类实施,突出抓好一批典型村,稳步推进城中村、近郊村、远郊村和贫困村等四类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民职业化、农业产业化、村级功能完善化、农村现代化。重视引导和调动各种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快聂寨(38和40街坊)、夏侯、任庄、二十里铺等城中村改造步伐。鼓励引导上项目,促进近郊村工业化进程,增强集体经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继续引导远郊村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对现有花椒、小杂粮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在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培育品牌、增加效益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统产业化服务。在确保今年5月底实现西林子村整体搬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南部山区移民搬迁安置机制,确保西林子等贫困村村民能够顺利搬下来,长期住下去,生活更加幸福。加快南部山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雾云山森林公园建设开发力度,按照规划积极实施乡村风情游乐园等旅游项目,促使雾云山森林公园早日开放、早见效益。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和项目支持,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更多实惠。高度重视农民思想观念、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以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载体,引导农民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把农民“健身”与“健脑”、“找乐”与“找路”紧密结合在一起,树立文明新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六)围绕建设精品城区,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

进一步增强城市规划的刚性,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制度,完善制约机制,加大规划执法力度,确保城市建设依法有序进行。启动城建集团的规范化运营,使其尽快在城建资金融集和工程建设上发挥作用。大力推进“十二路六园”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十二路”即:新修龙江路西段、洛宁路南段与北段、航空路北段、淮阳路南段,续建丹江路、金华路,完成新乡路和安阳路改造,打通新安路中段和孟津路北段,开工建设昆仑路;“六园”即:新建金华路绿化带、淮阳路绿化带、安阳路绿化带和洛宁路绿化带,续建左照沟公园、郊野公园。启动中心路景观大道整治工程,抓好道路两侧的配套建设和周边开发,加强城市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建成一批富有上街特色的城市精品雕塑,打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研究制订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长铝公司加快旧街坊改造步伐。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大绿化投入,实行沿路植绿,见缝插绿,多种适宜本地生长的高大乔木,建设“绿色上街”,力争全年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进一步理顺执法体制,强化管理职责,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实现城市管理的日常化、长效化、标准化,打造精细化管理先进城区,建设精品上街。

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努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公益性岗位,不断扩大特色园区和社会服务领域的就业容量,积极扶持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岗就业,年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0人。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管理,努力提高征缴率,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完善扶贫济困工作机制,重点抓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贫困学生助学、因灾危房户帮建等工作。积极引导鼓励企业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社会捐助等各类慈善活动,切实加强低保户动态管理和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工作,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引进名师,打造名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全区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对城区寄宿制中学建设要抓进度、保质量,确保秋季招生投入使用。进一步理顺文化管理体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提升城区文化品位,打造“文化上街”。继续认真开展“扫黄打非”和网吧专项整治工作,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净化全区文化环境。牢固树立公共卫生意识,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果,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的看病贵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落实人口计生奖励扶助政策,保持合理的人口结构,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项目建设环境评价审批,严格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鼓励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完善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确保今年全面投入运营。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扎实开展“五五普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为,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努力减少一般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保障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适应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完善信访机制,畅通信访渠道,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坚持求真务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区政府将以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为己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促进发展、服务人民的能力,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要加快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履行“调控经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把发展经济、繁荣社会、改善环境、丰富文化、造福百姓作为基层政府的工作着力点,创新经济管理制度和方式,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建设,切实增强政府应急能力。

二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更新政府行政理念,着力构建法治政府,完善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健全行政监督机制,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严格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克服部门利益倾向。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学习刻苦、勇于创新、自觉奉献、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三要坚持执政为民,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为民政府,牢固树立“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行风评议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力度,认真受理举报、投诉,完善累计投诉责任追究制,坚决惩治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坚决惩治破坏经济发展的各种行为,纯洁公务员队伍,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治理,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千方百计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办公网络化、信息化,降低行政成本。

四要坚持廉洁从政,切实加强廉政建设。着力建设廉洁政府,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纪律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禁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标、经营性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进一步严格财政资金审批程序,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继续对国家及省、市投入项目和区财政投入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重点工程招投标过程等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新一届政府一定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望,一定不辜负全区人民的重托,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区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民为本,与时俱进,团结拼搏,务实为民,廉洁勤政,奉献进取,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辉煌业绩,为实现3-5年再造一个新上街,建设文明、开放、繁荣、发达的现代化城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中心路132号 邮编:45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