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是全球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丙肝的愿景,这需要我们医务人员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丙型肝炎全球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的人群均对HCV易感。在2006年,我国丙肝感染者约1000万例,从全国来看,北方的感染者高于南方,并且年长者多于年轻人。在我国,HCV 1b和2a基因型较为常见,其中以1b型为主。
2、丙肝是怎么传播的?
(1)经血液传播
经输血和血制品、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传播。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如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没有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而随着时代发展,也出现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比如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修足、纹身和穿耳环孔等。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和不安全注射是目前新发感染最主要传播方式。
(2)性传播
与丙肝患者性接触或者有多个性伴侣者,发生HCV传播风险较高。
(3)母婴传播
丙肝抗体阳性的母亲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如果丙肝RNA(HCV RNA)阳性,危险性会升至4%~7%。丙肝病毒的高载量也会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但像拥抱、打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所以丙肝患者可以拥有正常生活和工作。
丙型肝炎是“沉默的杀手”,感染后症状隐匿,常常未能及时治疗,最终可能演变为肝硬化、肝癌。
对于丙肝,我们提倡“应筛尽筛,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应愈尽愈”。
3、“应筛尽筛”筛什么?
所有存在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都应该进行筛查。主要筛查丙肝抗体,即“抗—HCV”。
以下几类人群,建议尽快筛查:
(1)在20世纪90年代有过输血或献血经历者;
(2)曾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头者;
(3)在不正规场所接受过口腔治疗、美容、纹身、打耳洞者;
(4)母亲为丙肝患者的子女、丙肝患者的配偶等家庭成员;
(5)有破损皮肤、黏膜被丙肝患者伤口的血、血迹、棉球或其他用具等污染者;
(6)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者;
(7)HIV感染者,HIV阳性的伴侣,同性恋和有多个性伴侣者,吸毒者。
4、“应检尽检”检什么?
主要检测HCV RNA定量和HCV基因分型。
如果筛查发现丙肝抗体阳性,应进一步检测HCV RNA定量,以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出现抗-HCV假阳性;血液透析和免疫功能缺陷或合并HIV感染者可能出现抗-HCV假阴性;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能因为处于窗口期出现抗-HCV阴性。
5、“应治尽治”怎么治?
近年丙型肝炎的治疗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出现使丙型肝炎治愈成为可能。泛基因型DAA更是将适用人群扩展至几乎目前已知的所有基因型,真正做到了“全员治疗”,而且近几乎“全部治愈”。
目前达到高治愈率的三款丙肝病毒治疗的创新药—“丙通沙”、“择必达”、”夏帆宁”已于2019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与以前的价格相比大幅下降,总体治愈率可达98%以上。随着丙肝挽救治疗方案“沃士韦”(吉四代)的上市,整体慢丙肝人群治愈率几乎达100%。
6、“应愈尽愈”要注意什么?
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除检测HCV RNA定量、HCV基因型外,还需要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肾脏功能、HBsAg、合并疾病以及合并用药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达到“治愈”的必要条件是“足疗程”,目前纳入医保的三种药物(择必达、夏凡宁、丙通沙)一般需要3个月的疗程,治疗结束后查HCV RNA检测不到(丙肝RNA阴转)即为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