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83492/2022-00726
  • 上街区人民政府
  • 发展规划,专项规划
  • 2022-12-29
  • 2022-12-29
  • 通知
  • 上政办〔2022〕31号
上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街郑州市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峡窝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上街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2月29日

上街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现代化美丽上街建设、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阶段。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四五”时期是立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基础上,迈向2035年美丽水生态环境“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为实现上街区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根据《河南省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河南省“十四五”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郑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郑州市“十四五”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上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本规划。

一、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发展形势

(一)“十三五”水生态环境保护成就

上街区地处黄河流域,区域内汜水河和枯河均属黄河支流。“十三五”期间,在上街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深入实施、推进水污染防治,构建水生态文明,改善水环境质量,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的通知》《郑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郑州市2020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业污染得到有效防治、水环境质量初步改善、居民饮用水水环境得到有效保障等任务。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上街区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郑州市上街区污水处理厂和中原环保郑州上街水务有限公司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全部完成提标改造,雨污分流工作有序开展,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消除。上街区2个市控断面,汜水河上街区入荥阳处、枯河上街区入荥阳处劣Ⅴ类水质市控断面动态清零。目前,汜水河上街区入荥阳处年均值、枯河上街区入荥阳处年均值已达到IV类水体要求。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以来削减29.39%、13.67%。上街区已实现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中原环保郑州上街水务有限公司污泥干化项目建成投运,通过带式脱水机及低温干化设备,将污泥含水率降至30%左右,干化污泥送至荥阳电厂与煤进行掺烧发电,实现了污泥真正的无害化处置利用。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和规范化建设满足标准要求。“十三五”期间对上街区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上街区井水厂地下水进行常规监测,经监测分析,上街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100%。已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设置警示宣传牌。

环境风险有效管控。上街区黄河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成,黄河流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环境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已建成水环境质量监测站1个。开展建设智慧环保平台和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12369环保举报投诉系统。

(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形势

部分水体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汜水河、枯河在上街区境内考核要求为IV类水体。枯河上街入荥处断面2016年至2020年年均值监测数据均达标,“十三五”期间,枯河和汜水河断面化学需氧量监测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降低趋势、氨氮浓度整体平稳达标、总磷不能稳定达标。根据调研情况,部分区域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此外,枯河无源头水,主要接纳沿途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排水,上街区两座污水处理厂出水均排入枯河,河流流量小,加之水体流动性差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低,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大。

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上街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现状地表水开发利用已达到高开发利用程度,区域地表水基本不具备新增大中型开发利用工程条件,全区水资源基本保障了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但水资源匮乏。目前上街区中水回用率为20%,再生水循环利用率低,循环利用难度大,中水回用不畅,导致中水回用率低。

水生态系统脆弱。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河流呈现高污径比,水生态系统超出自身承载能力,汜水河、枯河河道水资源短缺、生态基流严重匮乏,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河流生态功能降低,流域水生态系统整体较脆弱。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抓好现代化美丽上街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重点。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利用、水资源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美丽上街建设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治理,统筹河流水库生态流量保障、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风险防控等任务。

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推进河流治理,实施“一河一策”,提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流量保障和水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客观分析水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工作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上街区资源禀赋等不同特点,精准识别亟待解决的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系统的设计针对性任务措施。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充分衔接国家、省、市各级规划相关要求,规划任务措施衔接区城管、住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真正落实“三水统筹”。

量水而行,节水优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加强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强化取水许可管理,优化生产生活用水结构,深化用水制度改革,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推动再生水循环利用。

(三)规划范围与时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郑州市上街区区域内。

规划时限为2021-2025年,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

(四)规划思路与目标

规划思路:落实“三水”统筹要求,节水优先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提质增效促进污染减排和河湖生态整治,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以汜水河、枯河为重点,构建河流生态廊道,抓好退耕还湿和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工作,综合提升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稳定性。突出节水减污、源头治理、活水循环、生态扩容,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改善河流生态流量,恢复河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状况稳步提升好转,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现代化美丽上街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上街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指标类

序号

指标

2025年

指标性质

水环境

1

汜水河上街区入荥阳处断面水质

(市控断面)

Ⅳ类

约束性

2

枯河上街区入荥阳处断面水质

(市控断面)

Ⅳ类

约束性

3

地下水质量Ⅴ类水比例(%)

0

约束性

4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100

约束性

5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

基本消除

约束性

水资源

6

再生水利用率(%)

25

预期性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7

氨氮重点工程减排比例(%)

完成市定目标

约束性

8

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比例(%)

完成市定目标

约束性

三、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黑臭水体整治

(一)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强化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开展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上街区井水厂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实施“动态清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果,持续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组织开展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切实保障饮水安全。

提升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上街区主要水源为南水北调水,做好现有用水供水安全保障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市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推进城市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提高城区供水保证率,保证用水安全。

强化风险预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强化水源保护区风险源的风险管理,编制水源地风险源名录,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处理—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应急保障体系。

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制度。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预报机制,健全监测体系,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估、公布工作。

(二)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整治

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深入排查建成区黑臭水体,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效管理”的技术要求,强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确保发现一处、整治一处,每季度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每年开展一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建成区水体排查,开展水质监测,实现动态清零,巩固现有成果,实现长治久清。

加强风险预警。深入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建立问题清单,推进问题整治,实施动态清零。

四、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深化治污减排

(一)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强化雨污分流及污水管网整改。有序推进老旧破损管网排查整治和错混接整改工作,进水生化需氧量(BOD)年均浓度低于120mg/L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要围绕服务片区管网制定“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和措施,提高污水管网收集效能。新建城区的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要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强化雨污分流落实,重点加强建成区内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河渠沿线污水截流及雨污管网分离改造,实现建成区内雨污分流。加强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鼓励初期雨水资源化利用。加快排水许可证办理进度,严格工作流程,制定工作方案,对上街区建成区内建筑、工业、餐饮、医疗等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进行全面排查并纳入监督管理体系,限期办理《排水许可证》,严格排水管理。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按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适度超前服务于片区发展的原则,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和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上街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根据再生水利用及城市水生态需求,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差别化精准提标,鼓励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确保出水稳定达到或优于《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7-2021)要求。具备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应建设尾水人工湿地,推进高效人工湿地的建设,解决常规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冬季运行不稳定、维护难等问题。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严肃查处伪造或篡改监测数据、违规使用药剂或干扰剂、超标排放或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

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按照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压减污泥填埋规模,进一步做好污泥无害化处理。

加强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推动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通过沿河新建截流管道进行初期雨水截留,末端新建初期雨水调蓄池进行调蓄处理,减少降雨径流污染河流水体。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与改造,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集蓄利用设施。

(二)持续推进工业污染防治

严格环境准入,强化在建项目日常监管。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落地应用,基于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从优化空间布局、管控污染物排放、防控生态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管控要求,分类制定区级及各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等的重要依据,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新建、扩建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同步规划建设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推进工业废水集中收集处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打造环保节能、新能源等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动绿色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国家、省产业指导目录,淘汰涉水企业落后生产工艺和产能;按计划推进城市建成区内污染较重企业的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工作。鼓励企业采取先进节能、节水、废水循环利用工业改造。

全面推进企业清洁化生产。加大水污染物排放行业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推动规模以上涉水企业,按照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造,实现节水减排目标。

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污染防控。严控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严厉打击偷排、直排行为。

(三)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

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全面深入排查入河排污口,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台账。对排查、监测过程中发现排污问题突出的排污口进行溯源,查清排污单位,厘清排污责任。到2022年,完成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

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根据排污口排查工作成果,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实施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建立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形成需要保留的排污口清单,开展日常监督管理。到2025年,完成汜水河河流排污口整治,形成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长效机制。

加强水功能区划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及时开展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评价和入河排污口监测。做好入河排污口申请受理及设置审核工作。

(四)河流保护要点

汜水河保护要点:完善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上街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利用好黄河水改善河流生态流量。谋划推进将黄河水引入汜水河,所引调的黄河水最终仍通过汜水河流入黄河,在不大量消耗黄河水的情况下改善汜水河下游河段生态流量状况。

枯河保护要点:加快水系连通,改善河流生态流量。加强流域内工业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五、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河流生态用水

(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完善“双控”目标责任与考核体系。强化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提升计划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评价机制,划定用水总量达到控制指标值95%为预警线,达到预警线严格新增取水许可审批,用水总量达到控制指标值,不得新增取水许可。

加强工业、城镇节水。按照以水定城,建设领跑全国的节水型示范城市的要求,全面落实《郑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淘汰高耗水产业,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大老旧管网改造力度,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普及节水器具。实施水效领跑者计划,抓好“1+n”(即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节水型社区)节水标兵创建行动。到2025年,上街区年度用水总量达到4999万m3,年度万元GDP用水量指标达到10m3/万元,年度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达到10.5m3/万元。

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控制。严格实行地下水压采,2022年全区地下水基本实现采补平衡。“十四五”期间,上街区地下水实现压采总量10.5万立方米。2025年前,完善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度,建成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站网,实施地下水开采井档案制度和排查制度,建设地下水水位监控与预警预报系统。

(二)加强再生水等非常规水循环利用

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在高耗水行业,开展水效“领跑者”行动。推进园区内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循环利用,提升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效率。电力企业要严格落实环评审批要求使用再生水。加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建设,探索将城市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处理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

加大再生水利用。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新建上街区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拓宽再生水使用途径,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配置体系,城市绿化、市政环卫、生态景观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工业企业超过用水指标部分必须使用再生水,新增工业企业和新增企业园区优先使用再生水;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配比利用再生水。到2025年,上街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

推进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结合百城提质工程建设,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推进城市堤防、排水防涝、蓄水空间建设,提升建设标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规划、在建规模以上住宅小区、经济园区和城市花园需配套建设雨水利用工程。

(三)构建生态用水保障格局

加快推动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以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在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前提下,优先将达标排放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实施以需定供、分质用水,推广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和市政杂用;鼓励污水处理厂建设尾水人工湿地,对处理达标后的尾水和微污染水进一步净化改善。

强化河流生态用水保障。建立健全生态用水保障机制,分区分类确定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目标。

六、积极防控水环境风险,构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一)加强风险设施建设

落实工业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合理布设企业生产设施,强化工业企业应急导流槽、事故调蓄池、应急闸坝等事故排水收集截留设施和风险预防设施建设,合理设置消防事故水池。

加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范。实施技术、工艺、设备等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按要求设置生态隔离带,建设相应的防护工程。

(二)提升环境风险预警能力

加强环境风险调查评估。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取水口等为重点,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开列风险源清单。

落实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落实黄河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

(三)加强突发水环境风险防范

加强流域环境风险防控。严格实施汜水河、枯河“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处置预案。禁止在黄河支流(汜水河、枯河)岸线规定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

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开展黄河支流(汜水河、枯河)沿岸风险排查、评估,编制完成汇入黄河的重点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实现“一河一策一图”。督促指导风险源企业开展风险评估、编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并备案、储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队伍。2022年底前,开展以固体废物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范为内容的应急演练工作。

强化预警体系建设。以饮用水水源敏感受体和环境风险较高、事故频发的区域为重点,完善水质监测站点,强化监测监控数据质量管理和预测预报,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控、污染动态溯源和风险预警防控能力。

提升区域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更新并补充完善监测设备和应急设备,提高监测能力,加强监测队伍建设,补充监测人员,完善人员结构,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平。完善环境应急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明确应急人员和相关职责,加强应急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应急责任。加强应急物资、应急技术储备建设,不断完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区域应急处置能力。

(四)严守生态环境底线

强化生态环境应急预防及管理。加强涉危涉重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区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实施分类分级风险管控。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预案体系建设。开展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电子化备案,实现涉危涉重企业全覆盖。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与专项整治,深入排查环境风险隐患,建立部门联动、区域协作的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机制。

提升基层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分类分级开展环境应急人员轮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规范应急准备与响应。加强应急监测装备配置,定期开展监测演练,增强实战能力。完善多层级环境应急专家管理体系。健全防范化解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风险和应急准备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监控能力提升活动。探索开展流域、行业环境与健康调查,逐步建立覆盖污染源、环境质量、人群暴露和健康效应的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网络及风险评估体系。推动开展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识别与排查,建立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源企业基础数据库。逐步将环境健康风险纳入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探索突发环境事件后评估机制和公众健康影响评估制度。

七、落实重点工程,建立规划实施保障

(一)明确责任分工

上街区人民政府是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分解落实规划目标和任务明确重点工程层层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各级部门推进本规划落实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和责任清单,细化落实规划任务。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将有关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查范畴,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规划实施的考核机制。上街区人民政府建立水环境形势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动态跟踪规划实施进展,及时研究调整工作部署,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落实重点工程

实施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风险防控、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等重大工程,建立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库,积极申报水专项资金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专项资金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

(三)强化科技支撑

完善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创新财税激励机制,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水处理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示范推广控源减排和清洁生产先进技术。

(四)加大投入力度

理顺投融资机制。落实生态环境领域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要求,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关系增强基层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价格多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环境保护项目。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环境保护基金。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工业各行业、城镇生活、农业等领域污染防治“领跑者”制度,通过树立标杆、政策激励、提高标准,形成推动各领域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优先支持循环经济、污水处理等企业贷款,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积极推行绿色信贷

(五)促进全民行动

加强部门联动。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的落实。完善水生态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调,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健全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政府要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内水生态环境状况信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方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公众在水环境保护建言献策、社会监督等方面积极参与。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附件:水生态环境提升重点项目清单

附 件

水生态环境提升重点项目清单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城镇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与提升

上街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

位于上街区西北部,陇海铁路以南、昆仑路以西的新征规划用地,规划总占地约73.5亩,一期设计规模3万吨/日。

中原环保郑州上街水务有限公司(上街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对现有规模的上街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提标改造后污水处理方式为改良型氧化沟+V型滤池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浓缩脱水一体机+低温干化工艺。出水水质满足或优于《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7-2021)。

水系连通及再生水利用

上街区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

重点推进上街区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实施。完善再生水利用管网建设,提升再生水利用率。对城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污水、雨水收集管网。

水系连通工程

重点推进郑州西部地区“四库两河”水系连通工程实施

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恢复建设工程

东虢生态公园提升改造项目

以公园现有景观为基础,完善道路系统,优化景观格局,对公园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不涉及新增用地。

生态廊道建设

力争分阶段实施科学大道、金华路、丹江路、锦江路等生态廊道提升工程。

环保基础措施

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按照垃圾清理、植物清除、清淤疏浚、沟道整治、截污纳管等技术手段对现状排洪沟进行整治,完善防洪排涝功能。

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29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中心路132号 邮编:450041